【每日一练】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10月10日)

时间:2016-10-10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6 幼儿园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阶段典型的思维方式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逻辑思维

2.幼儿听了故事《小兔乖乖》后,自己模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这属于(  )

A.表演游戏   B.角色游戏   C.结构游戏   D.语言游戏

3.关于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正确的表述是(  )

A.材料要有层次性,采用渐进式投放     B.材料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

C.材料要多选用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     D.材料的数量越多越好

4.儿童的权利不包括下面哪条权利(  )

A.购买玩具权   B.受教育权  C.生存权   D.发展权

5.下面关于儿童观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儿童是需要成人保护的,因此幼儿园不能参与社区活动

B.儿童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C.儿童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D.儿童是独特的个体

6.(  )、围合、模式和表征等建构技能的出现标志着幼儿建构活动的发展。

A.架空   B.堆高   C.平铺   D.重复

7.小红和小明都在建构游戏区专注地用积塑拼搭自己的玩具,几乎没说一句话。他们的游戏属于(  )

A.联合游戏   B.平行游戏   C.独自游戏   D.合作游戏

8.慧慧上幼儿园,和妈妈分开时哭了起来,但妈妈离开不久,她便恢复了平静,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傍晚,妈妈来接她时,她快乐地投入到妈妈怀里。慧慧这种依恋行为表现属于(  )

A.焦虑—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焦虑—抗拒型依恋    D.焦虑—安全型依恋

9.君君一遇到困难就怯懦退缩,反映的是性格的(  )

A.对现实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10.贝贝想坐飞机,可从来没坐过,可是有一天他绘声绘色地与小朋友说他坐飞机的情境与感受。这反映了幼儿想象的(  )

A.情节性   B.夸张性   C.新颖性   D.丰富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3~6、7岁的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学前儿童思维的典型方式。

2.A【解析】表演游戏是幼儿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3.D【解析】活动区材料投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按目标投放材料;按主题投放材料;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分期分批投放材料;有些材料需随时投放。

4.A【解析】《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到的儿童权利多达几十种,但其中基本的权利可以概括为四种: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

5.A【解析】现代儿童观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2)儿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3)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应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6)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

6.A【解析】架空、围合、模式和表征等建构技能的出现标志着幼儿建构活动的发展。

7.B【解析】平行游戏是一种两人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以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的个人独自游戏。在平行游戏中,儿童玩的玩具与周围儿童的玩具相同或相仿,儿童之间相互靠近,能意识到别人的存在,相互之间有眼光接触,也会看别人怎么操作,甚至模仿别人,但彼此都无意影响或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之中,既没有合作的行为,也没有共同的目的。

8.B【解析】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又重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

9.D【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人自觉调节自己行为方面的特点。由以下四方面组成: (1)对行为目的的明确程度(冲动性、独立性、纪律性等);(2)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主动性、自制力等);(3)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恒心、坚韧性、顽固性等);(4)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勇敢、果断、镇定、顽强等)。

10.B【解析】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