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11月25日)

时间:2022-11-25责任编辑:bjszz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2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某山区的林老师根据本地区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带领其他教师编写了一本名为《XX山区的植物》的教材,并在全区进行推广授课。这突出体现了林老师是(  )

A.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课堂教学的管理者

D.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2.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B.制止小莉的这种行为

C.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D.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3.张老师生气时在学生面前不自觉地会“爆粗口”,学生很反感。张老师应该(  )

A.依然如故,顺其自然

B.无意为之,不必在意

C.努力改正,尽量避免

D.改变自己,不说脏话

4.1974年,考古学家发掘出一艘南宋时期的“福船”,发掘地点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港口。这一发掘地所在的城市是(  )

A.广州

B.福州

C.泉州

D.汕头

5.氧气:燃烧(  )

A.吃饭:健康

B.打雷:下雨

C.水涨:船高

D.团员:党员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

语文课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将用两节课学完。”说完,便转过身去写板书,他刚写完课文题目,便听到有学生喊“报告”。

“什么事?”老师问。

“老师,我不同意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这篇课文。”喊报告的那位同学站起来说。

“为什么不同意呢?”老师和蔼地问。

“我认为这篇课文虽然长,但语言比较好懂,即使有些难懂的句子,课文下面都加了详细的注解,而且我们按照您的要求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大部分同学应该基本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所以没有必要花两节课了。”

老师听了该学生的解释后,便问大家:“你们还有谁赞成他的意见?”结果同学们都赞成。于是老师说:“很好!我也赞成大家的意见,那么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同学们立刻发出了满意的欢呼声。

问题:请结合学生观的知识评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要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林老师编写教材的做法是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的体现。

2.B【解析】日记属于个人隐私,小莉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班主任应当对小莉的行为加以制止并对其进行教育。

3.D【解析】教师应该语言规范文明。

4.C【解析】“福船”自1974年在福建泉州湾后渚港出土以来,一直保存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位于开元寺的古船陈列馆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泉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宋船就是重要物证。这条古船是当之无愧的“海上丝路”见证者。

5.A【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本题考查条件关系,“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中“吃饭”是“健康”的必要条件,与题干关系一致;B项中不“打雷”也可能“下雨”,“打雷”不是“下雨”的必要条件;C项中水涨船高是个成语,“水涨”只是使船在海面上看起来高了,但是船本身的高度并未因此而发生改变,所以二者之间不具有必然的条件关系;D项中“团员”和“党员”是并列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中教师的做法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材料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认真采纳学生的意见,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的教育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不可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与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规律。材料中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主动学习,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